第五百一十二章 矿上的难题(3 / 4)

一些则是类似祖凌、长友先生一般,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国内输送着宝贵的资料,为了华夏的科研事业献出了生命。在整个核研究事业中。血染异域的华夏科研人员光已经公开的就有三十多位,没解密的数量恐怕同样不会少到哪里去。同时更加遗憾的是。由于这些科研人员有相当部分都是庚款留学生,死亡时并未入华夏国籍。因此兔子们连申诉都无能为力。当时有资格为他们维权的只有海峡对面的那座岛,奈何.......过了片刻。陆光达忽然抬起头,看向了老郭,问道:“老郭,你有牺牲的那些同志的名单吗?”老郭点点头:“有,不过是我自己汇总的简易版,只有名字和牺牲日期,没有照片也没有档桉履历。”陆光达朝他一伸手:“给我看看。”老郭没怎么犹豫,将手伸进衣服内袋,从放着药片的口袋里取出了一张对折起来的纸。接着将这张纸摊平,递给了陆光达。陆光达用双手将纸张接过,郑重的看了几眼。随后坐回位置上,从身上取出了一份纸笔,认真的抄写了起来。马祖凌.....何长友.....闵学思.....几分钟后。陆光达将这份名单抄写完毕,把原件递回给了老郭。接着他小心翼翼的将抄写好的名单对折收好,同样放到了胸前的内袋中。整个过程中陆光达都很平静,但在这股平静之下,却有一团火焰在燃烧。.......过了片刻。或许是感觉会议室的氛围有些沉闷。老郭便轻咳一声,换了个话题:“对了光达,你这次去马兰基地的收获怎么样?”陆光达的食指在桌上敲击了几下,摇了摇头:“不太理想,链引发的问题倒是顺利解决了,但是链传递过程的核素密度却一直不达标。”“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对放射性物质进行高效浓缩,或者就考虑让中子减速,使中子与原子核碰撞几率增大并延长链式反应次数。”“中子减速太难了。”待陆光达说完,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彭梦熊便飞快的摇了摇头:“这涉及到了现有材料的问题,除非材料迅速进行更新迭代,否则不可能做到这一步。”“但进一步浓缩放射性物质.....这就要看金城那边的同志是否能做到了。”说罢。彭梦熊便看向了一旁的李觉。李觉见状立刻举起手,表态道:“金城是吧,没问题,联络的事情交给我吧。”“光达同志,你稍后最好把具体需要达标的数据或者参数汇总成书面报告给我,这样效率更高一些。”陆光达点了点头:“好。”接着他顿了顿,又对李觉问道:“李指挥,不知道基地的爆轰试验场建设的怎么样了?”听到爆轰试验场这五个字。老郭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关切。此前提及过。在目前的221厂中,一共有18个厂区和4个生活区。而这18个厂区各自的职能也不尽相同。比如十七厂是粮食与生活用品仓库,十一厂是危险品站台等等....其中承担核武器研究相关任务的,主要有五个分厂,分别是。一分厂负责弹头体加工、铀部件生产、精密加工以及无线电系统的控制等。二分厂主要负责炸药的加工、同步聚焦实验及火工部件的加工和核武器的组装工作。三分厂为机械加工厂,负责翻砂、锻造、热处理以及制氧等。七分厂是放射化学和中子物理实验场所。至于六号分厂负责的便是.....爆轰试验场。这是一个负责爆轰试验的场所,规模庞大,即便是眼下这个时期依旧处于建设中。每个分厂下属的独立建筑模块有个特殊称呼,叫做‘工号’。其中爆轰试验场计划的工号足足有五个,也就是五个独立的建筑模块。“爆轰试验场啊......”李觉闻言看了眼陆光达,眉头微微蹙了起来:“说实话,同样遇到了一些困难。”“以现在爆轰试验场在建的二号观测室为例,这间观测室对墙体的要求很高。”“所以除了材料本身之外,墙体浇筑的时候还不能遇到降雨,也不能出现强风天——否则会有沙石掺杂进墙体里头。”“可目前我们的技术又做不到气候的精确预测,只能让副业队的同志们每天去采集气候样本进行分析。”“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