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任安北大都护,还有两个上都护没定下来,今天既是给苏策定下戍边的职位,也是安北一脉的分配势力。 十二位军头,安定郡公项城需要战功重塑国公府,其他三位郡公,八位县公却既不争也不抢,爵为公,是有说法的,私者为侯,公者为公。 能上县公爵位的人,除了要有惊世战功还要有皇族信任,否则侯爵就是尽头了。 其实苏策的职位,老帅李思哲早已经和苏策商议过了,按照苏策的品秩可为上都护府副都护,亦或者独领偏师。 安北大都护府,一府十城。 三关上都护府,一府三关。 北原上都护府,一府六城。 戍城为守捉使,戍关则为都尉。 两者相比守捉使相对于都尉需要受到都护府节制,而都尉则相对独立。 李思哲看到人来齐了,也不拖沓,开门见山的说道:“安定郡公,安北府现由你统帅,老夫不好倚老卖老,今日既是安北一脉一聚,定的却是你安北府的事,今日便由你主持。” 安定郡公项城没有客套,心中早已有了决断,定北县公李思哲虽然安居于长安,日后也不会领兵,但是老帅该有的尊敬他还是要做到位的。 老帅李思哲回了长安,但是他的旧部可还是在安北府的,因此,安定郡公项城也不好折了老帅的脸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也容不得有私心,况且他少时可是在老帅帐下听命的,这层关系可断不了,也不能断,能否重振国公府,没有老帅李思哲的举荐和支持安北大都护的位置他也坐不稳。 “咳咳,老帅客气,那小子就越俎代庖了,苏策身份特殊,是我安北一脉的军主,这两年做的不错,多少安北泽袍受着恩,左武关都尉梁安年前出关与罗斯人冲突,处置不当,被吾撤职,如今在河东道练兵。 左武关现在由副将暂领,安北大都护府有几位守捉使年纪偏大,也该退下来了,北原上都护府六个守捉使年纪尚可,正值壮年,北原,三关两座上都护府新置,四个副都护也未定下,老帅您看您的意思?” 李思哲不置可否,转头看向苏策。 苏策凝眉沉思,在场的人也不开口指点苏策,只是看着苏策,苏策说是军主,但是在场的哪一个不是比他位高权重,给了苏策选择,但也没有给,就看苏策怎么选了。 苏策哪里看不出来这又是一次选择,这些老狐狸都是人精,丝毫不会放过敲打苏策这位军主的机会,就连老师李思哲也是如此。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守捉使靖安一城之地,如今三关都护府顶在北方狼烟山脉,三关不破,便只能练兵,首先排除,不做考虑。 那么剩下选择就剩下关塞都尉与上都府护副都护,独领一军还是位高权重,苏策有些纠结。 不过想到之前老师李思哲的指点,上都护府副都护,看似位高权重,实则只是副手,胜在安稳。 苏策心中有了决断,便不再纠结。朗声说道:“按理来说一个小小县伯是没有资格坐在主位上与各位说话的,即便是院中的各位将军也都是身经百战,现在看在军主虚名上给了小子一份尊重,一声军主尊的是泽袍之义,苏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如今三关在北,守捉城没有战事,胜在安稳,苏策此次被贬戍边,可不是找个地方过个安稳,上都护府副都护,协理军府要事,要的是斫轮老手,苏策年纪轻,恐出疏漏。 左威关之事苏策虽然不曾听闻,但是既然一位关塞都尉被贬去练兵,恐怕咱们是吃了亏的,苏策不才,请任都尉。” “好!”安定郡公项城一拍大腿,喊了一声好,接着说道:“就知道你小子不安分,边塞之上,纷争不断,虽无大战,千人小战却没有停过,狼烟三关,九胡人狼子野心,垂涎我大乾北原之地,年前被吾教训了一番,砍了三千脑袋,要去左威关,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