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张援民:此计有伤天和(3 / 4)

都是血债呀,就那么地啦?”

“解哥,这没办法。”林祥顺跟周建军一条战线,道:“你要打仗的时候,咱怎么整他都行。关键现在你卖给他熊胆里掺东西,让他查出来呢?”

“就是啊!”周建军附和道:“到时候又该讲究咱,说咱骗人、做买卖不讲信用,这在国际上都给咱抹黑。”

双方人争论,赵军始终一言不发。可当周建军最后那句话时,赵军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上辈子他刷短视频,看一人在国外拍下华夏流失的国宝,送回祖国但不付拍卖款。

赵军看下面一堆评论。有评论说这人大义、爱国,也有的说这人的行为给华夏人丢脸。

此时屋里这一幕,与那些评论何其相似?

不能说周建军、林祥顺不爱国,他们也是为国家考虑。张援民、解家兄弟想的少,讲究一个快意恩仇。

“金辉!”赵军忽然开口,打断了那双方争执,然后问赵金辉道:“这事儿你怎么看?”

“军哥。”赵金辉胖脸堆笑,道:“我都听你的。”

赵金辉此话一出,张援民、解臣齐齐看向赵金辉,此时张、解二人心中没有由来生出一丝危机感。

“军呐!”周建军知道赵家帮话事人是谁,连忙对赵军道:“姐夫跟你说,可不行瞎整啊。”

“姐夫。”赵军一笑,问周建军说:“我读书少,但我也知道咱华夏人老实、不惹事。那以前咱没招这个、没惹那个,他们少欺负咱了?少祸害咱了?”

“那不是……”周建军想说什么,赵军又问:“这几年都说友好,但我没看友好来。”

赵军是没文化,但上辈子短视频没少刷,外国的事他看不明白,甚至连一些复杂的国名都记不住。但是,谁刮楞华夏、给华夏添堵,赵军可是能记住。

赵军有时候感觉,华夏人太善良了、太仁义了,可善良、仁义换来的打压、背刺、陷害……

看周建军似乎还想说什么,赵军最后问了周建军一个问题:“姐夫咱比方说,这个小鬼子祸害咱的时候,有没有别的小鬼子跟他说,你别祸害人家,那华夏人都老实,你祸害他们影响咱们岛国形象。”

周建军被赵军问的一愣,他听小舅子这话带着阴阳怪气,但好像也没啥错。

赵军有些话不能说,上辈子他到远东收人参,了解到一些情况。

罗刹地广人稀,一些离边境近的华夏人就过去租罗刹的地来种。最常见的,是过去种土豆。

罗刹不善耕种,也很乐意把地租给华夏人。然后双方签合同,咱们给租金。

种地从来都不容易,租农机开垦、起垄,土豆栽子播种、施肥。长出叶子后,还得追肥、除病虫害。

好不容易等到秋收了,却因为非自然原因颗粒无收,几个月的辛苦付之东流。

这等恶事,赵军也没见他们那里哪个人会顾及什么名声、影响。

罗刹尚且如此,小鬼子就更不用说了,即便过了三四十年依旧是那个死样子。

他们的争吵声,传到外屋地,王美兰听到后没掺和,而是到东小屋,叫来了赵有财、赵威鹏。

听完几人争论的内容,赵威鹏道:“这可不行啊,那郑学坤才死几天呐!”

“赵叔,咱不自己去卖。咱上张来宝卖东西,张来宝也不能收。”张援民手往窗外一指,道:“咱上山那么些工人呢,咱找几个信的过的,一个个去不就得了吗?到时候他找谁去?”

“儿啊。”赵有财每次喝多,都会在赵军面前展现出慈父的一面。

进屋听完几人争论,赵有财对赵军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熊胆里抿绿豆的,我听你大姥说过。以前就有人那么干,完了落一个绿豆粒没抿,人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