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过,罗旋哥怎么可能熘出来认识这些人?”
“那她们还那样热情?”
李娜噘嘴:“搞得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的,这是为啥?”
像这种男人都很不喜欢来的地方,李丽就更搞不懂是怎么回事了:“不知道。少问,多看,跟着走。
这里是大城市、大地方,可不是我们以前待在那种小地方能比的。
肯定会有很多东西,是我们都看不懂、也搞不明白的。”
李丽拉着李娜就走:“反正我只知道,跟着罗旋哥走就是了。”
罗旋领着李丽李娜两姐妹,穿街过巷、弯弯绕绕的往前又走了很远。
不多时。
前面的巷子,总算变得宽敞一些了。
再往前走上一段路。
总算钻出了这些小巷子,进入一条相对来说稍微比较宽阔,其繁华程度,介于小巷子和小街道之间的道路。
原来这里却是一片,全部由5,6层高、全部都是砖混结构的职工居住区。
这些建于早期的筒子楼。
此时已经明显陈旧破败,楼与楼之间的路灯昏暗无比,光线比起小巷子里来说,也差不了多少。
但好在这些老式楼房继承了北边那种简单粗暴的风格,追求的是整齐划一。
所以楼房虽然破旧,但是路径却笔直笔直的,并不难走。
罗旋沿着梧桐树掩映的、已经磨损的非常严重的水泥过道往前走。
直到走到楼群中间,这才停下脚步,举目望各座楼房一一望去。
这片似乎是某个工厂的职工家属区,感觉大家伙儿的生活水平都不高,手头上都很拮据。
以至于他们没有夜生活。
也舍不得点灯,四下里大多数地方都是漆黑一片,寂静无声。
想来,
这些楼房里的职工们和他们的家属,都已经睡下了。
此时还算不上太晚。
而整个家属区的窗户上,只是稀稀疏疏的透出十几盏昏黄的灯光。
可见住在这里的人,都养成了随手关灯的良好生活习惯。
而且他们也极具环保意识,所用的白炽灯泡都是25的,甚至是15的。
这种白炽灯发出来的光芒,昏暗无比,比起煤油灯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罗旋站在原地观察。
已经跟上来了的李丽和李娜两姐妹,也只好站在罗旋身后2,3米处等待。
见罗旋不动,两位美女不由面面相觑,眼睛里都充满了疑惑:
罗旋哥这是要干啥嘞?
站在这里干什么?
这里既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甚至连一个熟人都没有。
估计现在都已经是晚上11:00左右了。
罗旋不赶紧去找住处,却偏偏跑到这寂静的、甚至还有点阴森森的家属区,就这么站着做什么?
李娜性急,刚想开口问。
却听见罗旋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开始喊,“收报纸书籍、纸箱纸板咯!报纸杂志1毛2,纸箱纸板7分一斤。”
罗旋的声音在楼房之间回荡。
惊的梧桐树上栖息的麻雀,好一顿叽叽喳喳。
“收报纸书刊,纸箱纸板。报纸1毛2,纸箱纸板7分...今晚路过,顺便收一收,明天就不过来啰。”
听罗旋这么一喊。
李丽一双杏眼瞪得老大!
李娜更是掩住了她的嘴,露出一副满不可思议的震惊之色...
这是弄啥咧?!
还别说,随着罗旋两声收废品的声音喊出口。
“卡察——”
身后的二楼,有人拉亮了他家里的电灯。
随后一位只穿着一件男士背心儿的小媳妇,从她家厨房的窗户上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