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害怕朝廷对西南用兵,害怕自己的权利失去。/t; 他们都臣服于大明朝廷不假,可他们也同样害怕朝廷拿他们开刀!/t; 朱允熥问道:“我看了夫人的奏陈,这两条驿道开通了?”/t; “回禀殿下,已经开通了。”/t; 麝香夫人说道:“这两条路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一条向西,经贵阳,过乌撒,达乌蒙(今云南昭通);/t; 一条向北,经草塘(今瓮安县境)到容山(今湄潭县境)。置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等九个驿站于境内。”/t; 朱允熥点点头,赞许的说道:“山中开设驿道殊为不易,驿道纵横贵州,就打开了与川、滇、湘的通道,/t; 各个部族可以来往,货物也可以互通,有助于稳定西南局势,夫人开设这两条驿道,劳苦功高啊。”/t; “当不得殿下如此夸赞,民妇受恩于朝廷,一日不敢忘却。”/t; 奢香夫人又禀报了很多项贵州的事务,有的一略而过,有的说的比较仔细。/t; 朱允熥明白,她这是想要把贵州的局势,和风土人情介绍给自己,好让自己更多的了解。/t; 这是臣子表达忠心的方式。/t; 朱允熥也乐得倾听,不时的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奢香也会一一解答。/t; 朱允熥也问道:“夫人,你说现在文人学士不够,不能教导族人,对此你有何想法?”/t; 奢香夫人行了一礼说道:“殿下,这也正是民妇为难的地方,贵州山地太多,土地贫瘠,商业也不发达,吸引不了文人学士前去,/t; 若是开出的束脩太多,……我们也负担不起,民妇都胆,想请殿下做主。”/t; 奢香夫人不仅对彝族文字的使用与传播进行了有效的改革。/t; 同时奢香夫人在贵州宣慰使司地置儒学,设教授。因为她认为:“汉家孔孟文化,能修德润身,进而化育天下,布泽万民。”/t; 为了学习和引进汉族文化,使彝汉文化得以交流,她还带头遣子弟到京师入太学。/t; 现在奢香夫人说的,就是教授儒家学说的人不够!/t; 朱允熥想了一下说道:“夫人有心弘扬汉字,弘扬儒家经典,孤王是十分支持的,这样吧,随后我派人过去协助夫人,夫人以为如何?”/t; 麝香夫人惊喜地说道:“多谢殿下!若是有足够的先生,民妇就可以再开两所汉学了!”/t; 朱允熥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t; 别看现在西南各部都归顺朝廷,其实很多人都不懂得汉话,能说的很少,会写的更是寥寥无几!/t; 普及同一种语言和文字,这是教化之功,也有助于增强各族百姓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t; 有时候西南部族发生叛乱,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百姓并没有真正的融合到一起。/t; 如果真正的是一家人,很多流血牺牲,很多不公待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t; 借着开设汉话学堂,就能够促进这个进程!/t; 这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的好事!朱允熥当然会全力支持!/t; 朱允熥又说道:“之前你们水西和乌撒、乌蒙、芒布、永宁等地的各土司,都先后送子弟进京入学,对此朝鲜也可以看,多增一些名额。”/t; “殿下大恩,无以为报!贵州各司肝脑涂地,以谢君恩!”/t; 朱允熥也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夫人,孤王听说贵州勇士骁勇善战,悍不畏死,可惜至今无缘一见,殊为遗憾啊。”/t; &nt; 奢香夫人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赶紧说道:“殿下,贵州士卒也都是大明的人,若是朝廷能够挑选出来一些士卒,也能缓解当地粮食和土地压力,请殿下准许!”/t; 朱允熥假模假式地说道:“夫人,如此一来,若是让其他土司起了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