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投票都由他人代劳。说来好笑,齐玄素在道门这么多年,从七品道士一直干到超品道士,愣是没见过这位徐大真人。
石大真人算是最为尽忠职守的,一直担任万象道宫的掌宫大真人,也是三位平章大真人中与齐玄素接触最多的。
总之,徐大真人是三人中第一个开始备战仙人境界的,也是三人中第一个成为仙人的,石大真人就还差一点。
正因为徐大真人跻身了仙人,所以才有了足够的价值,如果仅仅是一个伪仙,又没有地盘派系,还时日无多,便没有拉拢的必要。
不过这里也有个问题,齐玄素推动金阙改制,中枢议事设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现在明确了十四位平章大真人,石大真人名列其中,直属大掌教。
唐大真人和徐大真人皆不在此列。
到底是免掉了这两人的平章大真人,还是另有安排,齐玄素没说,其他人也不好多问。
真要安排,当然可以安排,太一道有的是位置。如果不安排,那也说得过去,毕竟这两人很久之前就不担任职务,直接按照退休的老真人处理。
若要请徐大真人出山,自然要给点甜头,石大真人还专门问了小殷,大掌教能否给出这方面许诺,小殷一拍胸膛,表示她可以全权自主,此乃大掌教特许。
石大真人心有疑虑,也不好多说什么,小掌教是虚的,大掌教特使却是实的。
小殷又跟石大真人商议了一下,大掌教的指示固然不能违背,可徐大真人也不能放过,所以不妨兵分两路,石大真人继续前往长河以北劝降太平道要人,小殷去见徐大真人。
石大真人认为可行,小殷又专门请示了齐玄素。
齐玄素回复小殷:同意兵分两路,不过不会给出具体许诺,这次用他们,本质上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而不是求他们。若是愿意站在道门这边固然是好,若是不愿意,那也由得他们。
理由有三:身为道门平章大真人,在道门遭逢大变之际,无动于衷,此其一;事后不闻不问,不支持不拥护,此其二;徒有虚名而无实际,此其三。
说人话就是:道门大变的时候,能站出来扛事的人,现在都上位了,代表人物就是七娘和五娘。当时没有出力,不过事后看清局势,顺从大势,坚决拥护大掌教,不会更进一步,却保住了现有地位,比如石大真人。虽然没有做到前两点,但是手中有筹码,能够影响大局,道门也会给予优待,比如张气寒。
徐大真人这三点都没有做到,所以只能给一个机会,不可能有特殊待遇。
毕竟齐玄素现在占据巨大优势,不是一个仙人就能改变的,所以齐玄素不愿意出让太多利益。相比较起来,张气寒可不只是一个仙人那么简单,他还代表了凤麟洲道府和凤麟洲本土势力,算上玉藻前、斋王、三贵子这些人,绝对不容小觑,还关系到后续的北线战略,所以齐玄素才要给出副掌教大真人的承诺。
在别人看来,不给许诺,不封官许愿,还要让人家效力,这个差事难办了,可小殷却觉得理应如此,就该这么干,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父女俩一个脑回路。
徐大真人的老家是钟离府,不过他并没有在老家,而是去了流虬。
此地是一片群岛,因为“若虬龙浮在水面”,遂得名“流虬”,位于东都府和凤麟洲的九州之间。为此闹过好一阵,凤麟洲道府认为流虬府应该归他们管,岭南道府则认为流虬府应该归他们管,后来婆罗洲道府也横插一手,要求把流虬划入婆罗洲道府。闹到最后,三家都管变成三家都不管,反而成了三不管地带。
徐大真人便趁机占了此地,自认“掌府大真人”,只是别人掌的是一洲之道府,他掌的是一府之地,如果不考虑海域,只看陆地面积,甚至还没有一府之地。既然堂堂平章大真人愿意自娱自乐,那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