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府。 上官海桐练完一幅字,看向一旁:“你还不回?” “再待一会。没听到圣旨的消息,我不放心。”谢秋光在看游记杂书,颇有趣味。 不放心什么? 上官海桐疑惑,祝长吉不是已经领差去办事了吗? 幻霜端茶进来:“姑娘,王爷。圣旨已下,给予受害的女子抚恤,勒令任何人不得轻慢侮辱,不得造谣诽谤,不得抢夺钱财,违令者严惩不贷。这下,她们的日子会好过些了。” “难说。”上官海桐轻轻摇头,“人的偏见不是一道圣旨便能瓦解的。” 大惊,幻霜满面愁容。 上官海桐宽慰:“所以需要有个人站出来,杀鸡儆猴。” 谢秋光唇角扬起一抹笑,难怪寻长公主出面请旨。 确实合适做那个杀鸡儆猴的人。 他心中更好奇另一件事:“两个职务空缺,当真能捧上有用之人?” 上官海桐意味深长一笑,颔首道:“无须特别推荐,从下往上推便是。” 从下往上……实在选不出人,或者人选不满意。 以下职往上顶,一个排一个确实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谢秋光不明白的是,那么凑巧?这些人皆不属于别的势力? 上官海桐抿口茶:“其实这时候皇上听不进别人的推荐,唯有一人。” 谢秋光细细想,恍然大悟:“右扶风萧大人?” 三位大人平起平坐,两个下马。剩下的这个往日无错,近日无大问题。 皇上自然欣赏一些,极大可能询问萧大人的意见。 可这并不好回答。伴君如伴虎,一句话说错前途尽毁。 上官海桐吩咐:“幻霜,帮我邀萧姑娘一叙。” “是。”幻霜退下去。 谢秋光偷瞄两眼美人,喝口茶:“我接下来做什么?” 上官海桐垂眸:“王爷方便的话,明日陪我去见个人。” 又见?谢秋光满眼期待:“我能问问见谁吗?” “礼部侍郎,贺兰竭。” 这…… 谢秋光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见他做什么?” 上官海桐放下茶盏起身,从书架暗格里取出一本书递过去:“你看看。” “好。”谢秋光站起拿过书,翻开第一页怔住。 他难以置信继续翻,越翻越激动抬眼急切求证。 上官海桐点头:“完整史书的手抄本。” 谢秋光攥紧书感觉不可思议:“你见到神秘家族的那个人了?” “见到了。但他的身份不好透露。”上官海桐对王爷并不完全信任,“史书藏在某个人的手里没有意义,唯有公之于众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这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 所以需要帮手。 礼部侍郎贺兰竭…… 谢秋光仔细想想:“同龄人中他升迁最慢。乃平民百姓考上来,并无雄厚家世。” 相比同龄人,一个宣平候,一个将军府的嫡系。 贺兰竭上无位高权重的长辈庇荫,下无惊才绝艳的后辈帮衬。 唯有他自己撑起府邸,任职不功不过,当然升迁慢。 谢秋光疑惑:“为何选他?何不直接寻一位史官?” 上官海桐笑笑:“王爷是否觉得他过于平庸?在我看来,他相当聪明。不功不过,说明他能胜任当前的职位,而且得心应手。自为官以来,他可一点错都没让别人拿住。” 初任职,犯小错十分正常。 但一个所有人眼中的平庸之辈,连一个小错都没有。熬着资历,慢慢爬上礼部侍郎的位子。 这种人活得最通透。 知晓自身没有家世依傍,便收敛锋芒。一步一步长成大树,护佑家人。 十几年前的科举,谁能想当是他力压所有人成为状元? 或许其中吃过不少苦,
一百一十二、人的偏见不是一道圣旨便能瓦解的(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