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2 / 3)

穿越枭雄 佛之封印 3685 字 22天前

半信半疑地说:“宋太傅,此次收获可有那亩产万斤的红薯?”

“哈哈哈,没有!”宋品顿了顿又道:“红薯也在试验田中种着,按时间算还要两个月才能收获。而冬瓜亩产也能上万斤,土豆六千斤起、玉米亩产也有一千多斤。”

范思敏也高兴道:“不错,如果此时有如此高产的粮食虽不能根本解决困难却能有效缓解救灾。”

宋品转身对延平帝拱手道:“陛下,臣不是说靠这里一些粮食出产就能缓解救灾需要的粮食缺口。臣是要陛下和文武百官亲眼看到臣所言的亩产并非说说而已,而是真实的亩产。

从而给陛下和百官一颗定心丸,国库粮食尽可拿出来救灾。臣试验田的产量就是陛下可以控仓的底气!”

延平帝沉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说道:“明日朕与群臣以及各国使臣一起参加太傅的试验田收获仪式。”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高呼。

大齐特使耶律德光此时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大夏若真有此等神奇作物,实乃天下之幸。我等也愿一同前往,开开眼界。”

突厥特使阿史那煞笔、吐蕃特使格桑加措、大理特使裴光、高利国特使韩棒子、倭国特使梅川内酷等也纷纷表示对此次收获仪式充满好奇,愿意一同前往观看。

于是,这场朝会在对明日收获仪式的期待中结束。大臣们心中既充满了对旱灾的忧虑,又燃起了对新作物的希望。他们都在期待着明日能在宋品的土地上,看到改变国家命运的奇迹发生。

······

次日一早,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延平帝便迫不及待地率领着百官和各国使臣,朝着汴京城西南的那片神秘土地疾驰而去。

一路上,众人的心情既充满了期待,又夹杂着一丝紧张,仿佛即将揭开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秘密。

当他们抵达那片土地时,眼前的景象瞬间让所有人为之震撼。广袤的田野一望无际,不同区域种植着各类作物,呈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宋品站在田边,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开始为众人介绍起来:“陛下,各位大人,这片试验田乃是我精心规划种植之所。

大家请看,这边是三百亩红薯地,红薯藤蔓茂盛,其地下根茎富含淀粉,是极为优质的粮食作物;再往那边,是一百亩花生地,花生果实埋于地下,营养丰富,不仅可食用,还能用于榨油等多种用途。”

众人顺着他的指引望去,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宋品接着指向另一边:“而这一片,便是今日的主角区域之一,那一百亩玉米地。玉米植株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其产量潜力巨大。它的果实颗粒饱满,用途广泛,可作为主食,也可用于饲料加工等。”

看着那一片金黄的玉米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众人仿佛已经能想象到其带来的丰收喜悦。此时,农户们已经在玉米地里忙碌起来,他们熟练地穿梭在植株之间,开始收获玉米。

延平帝和大臣们纷纷走进玉米地,近距离观察这些新奇的作物。兵部尚书邓子荣率先伸手掰下一个玉米穗,仔细端详着,感叹道:“这玉米颗粒饱满,着实喜人。”

随着收获工作的进行,测产人员也开始了紧张的测量和计算。不一会儿,玉米的测产结果出来了:亩产一千二百斤!

这个数字一公布,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惊叹声。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要知道,当时一般粮食的亩产不到三百斤,而这玉米的产量竟然是其四倍之多!

“这简直是奇迹啊!” 户部尚书范思敏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官员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加入到掰玉米的行列中。他们不顾身份的尊卑,与农户们一起劳作,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