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神仙岛风云(续177)(2 / 5)

斯星系的时空秩序逐渐回归正轨。行星的轨道开始稳定,原本混乱的能量场也逐渐平静下来。接下来,任务团队进入第三阶段——修复和重建行星生态系统。

在对各个行星的生态系统进行详细评估后,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修复方案。对于一些因时空扭曲而导致气候异常的行星,科学家们利用“原初熵能”调整行星的能量平衡,恢复其正常的气候模式。例如,在一颗表面温度极高的行星上,通过引导“原初熵能”与行星内部的能量核心产生作用,降低了核心的活跃度,从而使行星表面温度逐渐恢复正常。

对于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的行星,生物学家们与魔法师合作,利用“原初熵能”的特殊能量激发行星上残留的生物基因活力,促进生物的复苏和繁衍。他们在行星的特定区域设置了生物培育基地,通过魔法与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培育出适应行星现有环境的新生物物种,并逐步将它们引入自然环境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在修复过程中,团队还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艾洛斯星系在战争中遭受重创,许多必要的修复资源极度匮乏。联盟迅速组织了跨星系的资源调配行动,从各个文明收集所需的物资和材料,并通过“量子迷雾时空通道”快速运往艾洛斯星系。同时,科学家们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原初熵能”将星系内的废弃物质转化为可用资源的方法,以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艾洛斯星系的修复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时空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行星的生态系统逐渐复苏,曾经荒芜的星球重新焕发生机。许多原本逃离该星系的文明居民纷纷返回,开始重建家园。艾洛斯星系再次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明聚居地。

艾洛斯星系的成功修复,在宇宙中引起了轰动。这不仅展示了联盟在“原初熵能”应用方面的巨大成就,也为其他遭受破坏的星系带来了希望。更多的文明向联盟寻求帮助,希望借助“原初熵能”修复他们受损的家园。

联盟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星系修复援助机构”,负责统筹和协调对其他星系的修复工作。该机构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星系修复流程和评估体系,确保每一次修复行动都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同时,联盟加大了对“原初熵能”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其他文明的科研人员掌握相关技术。

在帮助其他星系修复的过程中,联盟的科研团队也不断积累新的经验,进一步优化“原初熵能”的应用技术。例如,他们开发出了更高效的“原初熵能”引导装置,能够更精准地控制能量的释放和作用范围;还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时空修复算法,大大缩短了修复时空结构所需的时间。

随着“原初熵能”在星系修复领域的广泛应用,联盟也开始关注其在其他领域的潜在价值。科学家们设想利用“原初熵能”开发一种全新的宇宙航行技术,使飞船能够突破现有时空限制,实现更快速、更远距离的星际旅行。

为了实现这一设想,科研团队开始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他们发现,“原初熵能”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扭曲飞船周围的时空,形成一种类似于“时空隧道”的结构。飞船在这种扭曲的时空中航行,能够大大缩短航行距离和时间。

然而,要实现这一技术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首先,如何精确控制“原初熵能”对时空的扭曲程度是关键。过度的扭曲可能会导致飞船陷入时空漩涡,永远无法逃脱;而扭曲程度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航行效果。科学家们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进行大量的模拟实验,逐步找到了控制时空扭曲程度的方法。

其次,飞船必须具备足够的抗熵变能力,以抵御“原初熵能”对其结构和设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