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被针对的企业如何生存(1 / 2)

铂瑞化工是粤东省会城市荔湾一家生产并经营化学制品的公司。

该公司是九十年代末在荔湾建厂的,当时的那个年代重工业发展迅猛,即便不靠外销,内销的订单也供不应求。

可是时代在改变,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国家提倡“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一些行业如果不转型升级的话,很难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可是企业要想转型升级,绝非简单之事,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缺一不可。

很显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这些储备的。

铂瑞化工虽然积累了一些原始成本,可很快随着技术更新迭代慢、人才流失速度快外加还找不到新的人才,所以原始成本慢慢变成了沉没成本。

当此之时该怎么办呢?无非是引进设备,学习技术的同时跟银行贷款,然后重塑企业的辉煌,争取在这个行业活下去,毕竟刘华友也只会干化工。

赶上了好时候,赶上了好地点,粤东政府给全国打了个样,最先提出一系列惠企助企的政策,目的当然是帮助某些企业渡过难关。

事实上,粤东政府的很多领导及下面的办事人员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很多企业转危为安,渡过了一段艰难的转型期。

然而,就像大家不要在网络上搞地域黑一样,无论哪个地方都有好人有坏人,领导干部同样如此,有好官就有狗官。

好官和狗官是两个极端,但还有些游走于二者之间的一些官很难分辨的出对方是人还是狗。

王浩起初在帮助刘华友的铂瑞化工上还算尽心尽力,可是随着企业刚刚有点起色,特别是从银行能贷出来款后,对方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

也不明说,对方就告诉你在某些关键的审批环节需要打点一下关系,否则事情虽然能办下来,但进度很慢。

时间对企业来说就是金钱,没有审批手续相当于无证经营,面临的处罚那是相当高的,而停工停产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所以王浩自然成为了帮助铂瑞化工打通某些关键环节的中间人。

你说这样的干部好不好?王浩不要任何好处,不仅分文不取,甚至连香烟和酒水都不要,一心只想为企业“排忧解难”。

钱花出去了,事情也总算是办成了,可企业为此却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铂瑞化工不可能只生产原有的产品,要想提高营业额必须得生产出市场上所需要的其他某些化工产品吧!

更何况即便你不生产,某些经常合作的用料企业也会倒逼着你去主动拓宽经营范围的。

理由很简单:哪个客户不想在同一家公司购买自己需要的所有产品,这样的全品类公司一定是大客户首选的目标,毕竟价格好谈啊。

可是对于铂瑞化工来说,想生产新产品那可不是有技术、有人才、有资金就可以的,新项目是不是还得需要报备审批?

于是之前的流程再走一遍,王浩又充当起了好人,铂瑞化工又付出了代价。

刘华友又不是傻子,几次下来怎么可能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如果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大倒也罢了,可是作为一个工信厅的副厅级领导干部,王浩的胃口怎么可能小了?

有的人可能会问,粤东政府如此在意企业的存亡,解决中小企业实际困难,王浩怎么敢明目张胆的做这种事呢?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省份,政府做的不管有多好,总有一些铤而走险的人想要以身试法,更何况王浩做的还如此隐蔽。

此外,王浩是谁,稍微一打听就知道背后有丁永海、丁昭等手握大权的亲属,所以刘华友只能忍气吞声。

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