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琳一共问了对面三个问题。
分别是“江台人是不是人”“江台人的税是不是税”和“江台人的感受是不是感受”。
三个问题从基本人权、到纳税人权利、到情感权利,指向的都是同一件事——凭什么其他城市的人对企业相对友善是对的,江台人对企业产生的敌意就是错的、是不理智的、是跟风的?
很可惜,这三个问题,对面的那人都没能回答上来,支支吾吾顺着就开始进行狡辩了,完全没有之前她单方面输出时候那般牙尖嘴利。
“这就是个念稿的。”陈辰有些失望,摇了摇头评价道。
李佳琳已经开始质问了,这种时候对方如果顺着这些问题去进行解释,那么一定会处于被动。
换一个比较有经验的人来,或者让那些专业的政客和发言人来,首先就是直接不管李佳琳问题指向的核心,直接调转问题的框架。
比如反复强调反对这项法案才是为了长远着想的真正理性的行为,指责李佳琳的质问正是代表了江台的舆论场已经失去了冷静思考的空间,或者干脆不管这三个问题,直接反过来质问李佳琳是否能够保证基金会未来的权力不会失控。
不过很可惜,这人还在顺着李佳琳的话头,忙着解释为什么其他城市的人是对的,而江台人是错的,于是没说几句就匆匆切断了对话。
“李佳琳以前就这么能说吗?”陈辰扭头看向纪之瑶问。
纪之瑶眼皮都懒得抬,只是瞥了他一眼,嘴角扯了扯:“她不是你的学生?”
“我是教体育的,”陈辰耸耸肩,手指在膝盖上弹了弹,把目光收了回来,“她体育确实还行,适合当记者。”
像是这次李佳琳采访的这人算是企业那边发声筒里的一个杂鱼,基本上这两天的时间里,各种各类的论述是集中出现,虽然话题不同,但是内核却有些相似。
比如陈辰昨天就看到一个,是对话现在的一名康馨高管,通篇讲着他有多么不容易,付出了多少,在真人之国事件之后有多么累之类的;
还有的是解释事情并不是现在网传的怎么怎么样,那些都是阴谋论,真相是吧啦吧啦吧啦;
最后还有一部分,当然少不了对基金会的攻击,比如拆解法案内容并引导观众思考有什么恶劣后果的,或者倒过去挖基金会黑历史的都有。
其内核都是一样的,一边表达要理性思考,一边引导观众让他们以为自己在独立思考。
陈辰随便翻了翻,手指飞快地滑动:“怎么没有万字解析呢?”
“这些都没用,最后还是得在议会上见真章。”纪之瑶伸了个懒腰,“大部分人这时候已经有立场了,看这种视频和文章也就只是为了找认同,强化自己的立场而已。除非哪边突然来个暴论,不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那两边吵来吵去,本质上不就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基本盘?”
“说不定也能争取到中间派呢。”
纪之瑶边说着,也掏出手机,翻了翻消息。
“上级让我这段时间保持体力随时待命,应该是他们认为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说……就突然有个企业发了疯要直接打热战之类的。然后过两天我可能还得开着机械哥斯拉出去遛一圈,让那些蠢蠢欲动的都冷静一下。”
陈辰身体微微前倾,眉头皱起:“出去溜一圈干嘛,找个怪兽打?”
“最好是不要有,能让机械哥斯拉出场的怪兽,怕不是又要毁掉一个城区。”
纪之瑶偏了下嘴,手指卷着一缕头发打转。
“就是随便找个借口呗,比如说维护啊,或者进一步武器实验啊,或者干脆就说上次出动的时候在下雨,所以进了水,这次拉出来晒晒太阳,都可以。”
“还得让你去?”陈辰的眉头皱得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