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让子弹飞》上映(2 / 3)

现在,姜闻真的很感谢这个兄弟。

“兄弟,生日快乐!”

“谢谢,谢谢……”

谁家首映礼拿来给人过生日啊。

戚昊愣神了一下之后,立刻就表现出非常感动的样子来。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不能辜负了人家姜老哥的一番心意。

必须要让这个首映礼热热闹闹的上个新闻头条才行。

到时候,新闻就写《让子弹飞》首映礼,姜闻为戚昊庆生,戚昊感动哭泣。

离谱一些的话,就写戚昊趴在姜闻肩膀上哭泣。

事实上,也差不多。

“怎么样,这个安排还满意吧?”

姜闻和戚昊拥抱了一下,他们的电影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就看今天这个开局怎么样了。

本来,他是想先少量场次的试映一下。

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主要是当下盗版还是非常猖獗,你提前试映,势必要增加打盗版的难度。

试映这东西,一般都是发行方信心不足,先搞几场壮壮声势,看情况差不多了再往里边投入。

这次中影和中昊联手发行,一个有渠道一个有钱,中昊娱乐还比较侧重于互联网平台,和企鹅、新浪等公司都有业务往来。

成就成,败就败。

在门口磨磨蹭蹭的,还不如干脆一些直接进来。

这部电影的宣发投入毫不吝啬。

完全不需要试探市场了。

“太兴师动众了,受宠若惊。”

聊了一会,人也到的差不多了,还来了不少媒体和影评人,以及被选进来的幸运观众。

戚昊和安风的粉丝来的非常少。

他们主要是投资方,戚昊也就演了个小角色。

这些粉丝都是姜闻的影迷。

可不要小瞧姜闻。

不看什么艺术成就或者票房成绩,如果说华语电影导演谁真正有粉丝。

那基本上就那么几个。

王佳蔚、周星星、杜七锋、姜闻……

张益谋和冯小缸都不行。

姜闻的特色就是隐喻,他从不直接说,或者也不能直接说。

他总会把郑智题材隐藏在个人故事的电影中,讨论的郑智议题也都是华夏社会中争论的最撕裂的那一类,所以没有基本的郑智常识,很难看懂姜闻在电影中寄予的各种隐喻。

他的价值观基于他的童年时代是竹席时代,事业的上升和成功期是改革开放时代,功成名就时又遭遇了最虚伪的时代。

时代的巨变和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理性世界和感情世界是两个相反的概念,而他也通过艺术创作将这种巨变和经历放在了电影当中。

此外,姜闻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

那就是别人拍电影,有的是拍给老年人看,有的是拍给年轻人看,有的是拍给文艺爱好者看,有的是拍给喜剧爱好者看。

姜闻他……拍给自己看。

姜闻是他自己最重要的一名观众,由于把才华都用到了满足属于自己这个知识和艺术水平都极高的观众身上,导致姜闻的电影不接地气,或者说极度自恋。

烦他的人烦得要死,爱他的人爱得死去活来。

不过,戚昊也觉得姜闻自恋的过头。

姜闻曾经接受过一次采访。

那时他还没有做过导演,只是一个年轻的演员,当主持人问他最欣赏的导演是谁,姜闻的回答让她惊讶,不是我们熟知的任何一位第四代、第五代导演,姜闻当时的回答是一个“我”字。

何等的气吞山河、心比天高。

在他心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