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现在就哭给你看(2 / 3)

上下都得赞一声真男人。

业务繁忙,又加上老婆孕期反应严重。

老田直接崩溃。

差点就要拽着戚昊的头发把他薅去公司加班。

戚昊无奈,决定调张楠去填坑。

张楠原本负责的是、漫画、视频网站这三个部分,要把它们整合起来,实现一种资源的互通和最大化。

将来说不定会整合成为一个叫南昊文化之类的公司。

公司名早就占好了。

现在由于人手紧缺,只能暂时搁置,先各自发育一段时间。

好在,不管是还是漫画、视频网站,都有各自的管理层。

张楠得以顺利出任北昊科技的新任总裁。

他家里背景深厚。

在处理各方面关系的时候特别好用。

说实在,科技板块真比文化板块更适合他。

研究所成立半年时间,已经出了不少成果。

大概申请了十几项专利。

其中有两个卖给了国企,还有一个卖给了华为。

成交额都不算高,但是意义重大。

能够被华为看上的专利技术,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来的东西。

而且还有一个很正面的作用。

那就是打消了大家对北昊科技的质疑和猜忌。

北昊科技没有上来就说要搞3nm芯片,更没说要自造光刻机。

虽然基础科技大礼包里边确实有这方面的部分技术,拿出来最起码也能缩短好几年和西方的技术差距。

但是现在的江湖骗子太多了。

除非你上边有人,不然真骗不到已经被骗了很多次的国家。

戚昊的计划是,用一两年的时间,把北昊科技的名头打起来,如果手里有几百个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为公司持续造血,也妥妥的打响了名头。

到时候再涉足这类高端领域。

任谁也不能嘲笑北昊科技。

张楠接手北昊科技之后,一直兢兢业业,他也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也不避讳去借助家族的人脉关系。

不要觉得北昊科技半年时间只搞了十几个专利非常少。

实际上,很多科技公司的专利都是买断来的。

或者直接请有专利的研究人员,也算成公司的专利资源。

一两年内都没有研究成果的大有人在。

很多公司就是挂着科技公司的名头,享受科技公司的补贴和税收政策,其实干的都是低端产业的业务。

北昊科技完全不考虑营收,一门心思的做研究,就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而且,公司前边几个月主要是打基础,招聘人才,制定研究所的制度,后边出货率会越来越高。

在张楠的推动下,北昊科技和首都的几家高校建立了合作机制。

大隐隐于市,很多科研人员其实都是高校从教者。

让他们放弃高校职位,去一家私营科技公司搞科研,简直就像是在说笑话一样。

接受聘书的主要是年轻人。

他们毫无根基,愿意冒险,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牢牢抓住。

还有一部分中生代。

体制内想要混出头太不容易了,尤其是当你头上有一个距离退休还有十几年的老师。

与其继续被压在下边打下手,不如出去闯荡个三五年试试。

如果北昊科技不行,大不了就回学校里。

回不来也没关系,他们这样的人,不管去哪都有大把的人要。

然而,他们也没想到进入北昊科技旗下的研究所之后,会那么快的出现成果。

他们接到了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