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2 / 4)

鳯来仪 浅醉笙歌 4773 字 2个月前

卞世光从殿外小跑进殿内,他站在大殿中央,将气喘匀后,才对虞珺卿跪地行礼,“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虞珺卿应道:“平身免礼!”

“谢陛下!”

卞世光站起身对虞珺卿行了一礼,“陛下,臣今日在街上遇到了游渡游小将军,他愿意为国出征。陛下,他此刻正在殿外候着,还请陛下宣他入殿一叙。”

虞珺卿不解,“游渡是?”

卞世光解释道:“陛下,游将军是窦将军举荐给先帝的,也是先帝亲封的右军将军。”

虞珺卿闻言立马应道:“宣,快宣!”

片刻后,游渡身穿一袭便衣来到大殿中央,他刚准备对虞珺卿行礼时,虞珺卿却道了句,“不必多礼了,游渡,虞国危难之际,你愿挺身而出,朕多谢了。”

游渡对虞珺卿行了一礼,“陛下客气了。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陛下,草民身为虞国人,如今家国有难,臣愿以身许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虞珺卿闻言,心中平和了不少,“虞朝有你们这些忠勇之士,朕心甚慰。但虞朝没兵啊,这可如何是好?”

卞世光提议道:“陛下,臣蒙国厚恩,愿为虞朝尽绵薄之力。所以臣打算,散尽家财,去民间招兵买马。臣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继续阅读

卞世光话音刚落,杭吉也往前一步,对虞珺卿行了一礼,“陛下,臣也愿意捐钱捐粮,为国尽力。”

虞朝不比大周,虞珺卿上位后,他所统领的臣子都是宁梓辰留给他的。

宁梓辰执政时,朝堂上的蛀虫都被宁梓辰清理的差不多了,能留下的文武百官,虽然百官在朝堂不和,但都是忠君爱国之人,若到虞朝危难之际,他们皆都愿意以身许国。

虞珺卿因满殿朝臣的言论而感动的一塌糊涂。

虞珺卿闻言,心潮涌动,几近动容。方才的失落被一扫而空,转而取而代之的是志气满满,慷慨激言,“好,那咱们就君臣同心,共抗匈奴。这次,咱们一定要把匈奴人赶出虞朝,我虞朝之疆土,一寸不让。”

满殿大臣闻言,纷纷对着虞珺卿下跪行礼,异口同声道:“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空虽湛蓝如洗,可骄阳似火,天气过于炎热。

皇宫里,椒房宫中,矮几前,安兰秋身着纱衣,一人坐在蒲团上,他的旁边放着冰鉴,冰鉴里放着冰块和切好的西瓜。

可安兰秋无心吃瓜,他只是手拿毛笔,在纸上写着,

皇兄台鉴:

暌违时久,渴念殊殷。未审别后起居佳胜,动定咸宜否?

兰秋于大燕母仪六载,然心系桑梓,未尝或忘。

曩者践阼坤仪,恪尽厥职,上侍君上以敬,下统掖庭以肃。奈何近日不察何由触忤燕帝,帝竟起征伐安狼之念。

迩来燕邦兵威日振,国祚昌隆。燕帝鸿图在抱,欲开疆辟宇,建不世之功,成一代雄主之业。

然干戈一起,两国生灵必遭涂炭,黎庶陷于倒悬。兰秋不忍见桑梓蒙难,苍生罹祸,是以修书相告,冀兄早为之备。宜训卒厉兵,严阵以待,以防燕师猝至。

伏愿兄台寿同金石,岁比冈陵;更祈安狼国祚绵延,山河永固,鸿基丕振,长盛靡衰。

安兰秋谨书

安兰秋写完后,便唤了一只白鸽过来。

白鸽歇在安兰秋的食指上,安兰秋把信放到鸽腿上后,便将鸽子放飞。

可安兰秋的信鸽还未飞出皇宫就被千羽卫截胡。

千羽卫将信呈给了苏江月,苏江月看完后,也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便将鸽子放飞,让它继续将信带去了安狼国。

可坐在苏江月一旁的谷媛却谏言道:“陛下,这封信一旦被安狼国王上知晓,他们肯定会想办法防范我